安徽大学校长程桦:“校园平安关系国家长治久安”
“平安校园建设是教育大发展的前提与保障。”对于总书记对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,安徽大学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程桦“平安中国对话录”特别专访时表示,校园平安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,平安校园是平安中国的应有之义。
象牙塔不再封闭 影响平安校园因素增多
记者:习近平同志要求推进平安中国建设,平安校园建设是平安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您认为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意义是什么?能够为教育大发展带来哪些重要影响?
程桦: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,平安幸福是每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,平安中国建设意义深远。学校是传承知识、培养人才的场所,更是培育中国梦践行者的摇篮。校园关系着千家万户,校园平安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,平安校园是平安中国的应有之义。推进平安校园建设,是构建和谐社会、建成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,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、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。平安校园建设营造出安定团结、和谐奋进的教育环境是教育大发展的前提与保障,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支撑。
记者:建设平安校园,您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?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?
程桦:平安校园建设,需要管理理念、制度体系、工作机制相统一,共同服务于校园安全稳定的目标,最主要的工作也在于此,要实现思想上高度重视、制度上科学规范、工作上务求实效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人的意识问题,需要在广大群众中培育法治意识、安全意识、稳定意识,让平安校园建设的理念入脑入心。
记者:高校在平安校园建设中,有哪些特点?哪些倾向性或者是不良苗头值得关注?制约平安校园建设的瓶颈是什么?
程烨: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,体现在校园区域的扩大、招生人数的增加,对高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,形成了安全保障需求增加与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矛盾,这是近年来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突出特点。此外,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师生的思想冲击是客观存在的,象牙塔不再封闭,影响平安校园建设因素增多。无论外在环境与客观条件发生什么变化,紧绷安全之弦仍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,对校园安全工作放松、懈怠的思想都值得警惕,这方面的倾向需要重点关注。
瓶颈则在于政府、学校、家庭多方联动的校园安全建设体制机制不完善,学校不能作为唯一主体引导校园平安建设,需要政府、社会、家庭共同参与。
集全社会之力、注全社会之爱投入平安校园建设
记者:有人说:“学生安,全家安,则天下安。”您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?您认为社会、家庭乃至整个国家又该为平安校园建设做些什么?
程烨: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,孩子则集聚了家庭的希望、社会的希望、国家未来的希望,因而“学生安,全家安,则天下安”的说法有其合理性。平安校园的建设,国家层面,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,在机构设置、财政投入上予以特殊的支持,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全局中予以部署。社会层面,尊师重教、关爱下一代应是全社会的共识,集全社会之力、注全社会之爱投入平安校园建设一点也不为过。家庭层面,培育出身心健康、乐观进取的孩子就是对平安校园建设最直接的贡献,此外家庭的参与与关注也是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推动力。
记者:安徽大学作为老牌高校,平安建设一直卓有成效,您认为有哪些好的做法值得借鉴?我们又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?
程烨:安徽大学作为一所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地方综合性高校,围绕校园平安的目标扎实开展工作,形成了一些特色做法。一是借助于雄厚的人文社科背景,坚持文化育人,使平安、和谐、法治的理念内化于师生员工之心;二是借助于“四大体系”的建设,实现人防、物防、技防的有效结合;三是坚持群防群治,依靠地方党委、政府及政法机关的力量,实现教育、防范、管理、建设相统一;四是转变管理理念,变学生为被动管理者为主动参与者,调动大学生参与平安校园建设的积极性。目前,我们正围绕校地联动协调机制的加强、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、校园技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新的探索与尝试。
记者:平安校园说起来看似空泛,实则具体而又繁琐,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机制,通过什么样的考核或评价体系确保平安校园建设常抓不懈,落到实处?
程烨:做好平安校园建设,要在社会管理工作、政法工作、教育工作中将平安校园建设摆到突出位置,明确责任制,落实责任、实施监督,严格贯彻执行“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”。具体在考核体系中,要实现动态化考核,扩大新闻媒体参与面,加大群众、家长、学生满意度的考核权重,让考核成为正面引导的风向标。